丰田究竟有多牛?下面一组数字,会带给你一个直观的感受:
1.在美国汽车厂商的销售遇到天花板甚至下降的时候,丰田的销量在过去40年里持续保持增长;
2.丰田的利润超过其他任何一家汽车制造商;
3.丰田的市场资本额已经连续四年超过通用、福特和克莱斯勒,最近几年甚至超过了它们的总和。
那么,与全球其他大型汽车制造商相比,丰田究竟做对了什么?你究竟该怎样认知和学习丰田?长久以来,有那么多的人学习丰田,为什么到现在为止,还没有任何一个公司能够像丰田汽车那样——系统、高效和持续地提升质量和成本优势?
原因就在于大部分人将学习的重点放在了可以看得见的工具上面。
丰田一次又一次地对朝圣者敞开工厂的大门,但是我可以想象丰田的领导可能一直在摇头私语:“欢迎你们来参观,但是为什么你们对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此感兴趣?为什么不去研究我们是如何找到这个解决方案的?”
未来是不可预测的,现在采用的解决方案在未来不一定会适用。竞争优势源于组织在现状的基础上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的能力,并不依赖于解决方案本身——例如精益方法、高利润的产品等。
举个例子,很多年前,我的一个朋友参观了日本的工厂,发现所有车型的零部件都通过流动式货架送到工位上。通过这样方式,操作者可以从货架上拿到不同车型的零件,从而不需要更换货架上的零件就实现了混线生产。我们中的很多人复制了这个方法很多年。
不久前,我的这位朋友回到那个工厂,发现流动式货架都不见了,取而代之的是另外一种方法。同一辆车的不同零件被放在一个“小车”上,随着车身在装配线上往下流动。当车身到达装配工位时,操作者只看见这些零件,每次也从相同的地方拿取零件。
我的这个朋友有些失望,于是问负责接待的丰田员工:“哪一种方式是正确的,或者说哪个更好?流动式货架还是成套配送?”丰田的员工没有明白他的问题,只是这样回答:“前些年,你到访我们工厂的时候,我们这条线只生产4种车型。现在我们在同样的线上生产8种不同的车型,已经不可能在流动式货架上放置所有车型的零件。”
也就是说,如果我们希望组织能够基业长青,那么,如何应对内部和外部的变化至关重要,而且进无止境。目标不是赢,而是培养组织的能力——持续改进、适应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。想要保持竞争优势并生存下去,这种持续地、小步地进化和改进的能力才是最好的保证。